【轻松】安徽博物馆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文物?有哪些典故值得分享?

  白釉内酒长瓶 宋 安徽省博物馆藏 六安九墩塘宋墓出土

  1.这件文物形状很独特,根据宿白先生的白沙宋墓和孙机先生的古代物质文化,考证此类瓷瓶名为长瓶。

  2.见文生意,内酒二字,应当说明这类瓶子是装酒用的。

  3.然而,装酒之瓶,直书酒字可也,为啥要多以内字?唐以后将皇宫禁地称为大内,有没有可能内酒其实是大内用酒的意思?

  4.考察宋代内官设置,确有为宫廷服的内酒坊,掌造法酒糯酒常料三等酒,以供需用。所以内酒很可能是内酒坊装酒的瓶子之意。法酒是祭祀用酒,糯酒是糯米酒,常料是宋代为宫廷服的诸军吏人及工技人的福利待遇用酒。

  5.然而内酒何以在六安?考察这件瓷瓶的出土环境为墓室西壁,然而墓葬已被贼所盗,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信息。根据史书记载,六安在北宋属于寿州,熙宁年间寿州酒课为五万贯以上,宋仁宗和皇后好糟淮白鱼,地正是寿州,糟是一种烹饪做法,用酿酒剩下的酒滓腌制。所以从这些记载看,宋代六安是出酒的。

  6.宋代对酒的管理比较严格,像寿州这样的州县,朝廷开设有酒主管酿酒事,酒下设酒店,酒店下设酒坊酒场,既生酒,又兼收酒税。民间只能向家主办的酒买酒零售,售出后再向酒交税。这个内酒瓶子,可能就是装载寿州酒生出之后要上交皇宫使用的酒的包装。

  然而以此作为陪葬品,不知墓主应为何人啊

  δ.我选用这张照片还有一个目的,大家在博物馆里拍照千万不要开闪光灯,会过曝的

  楚大鼎。

  爷爷曾说这里面能煮一头牛啊。的楚大鼎。

  后边的图片就是爷爷视察安徽博物时候的。

  这个大鼎也是安徽博物的镇馆之宝,禁止出出境展览文物之一。

  镇馆之宝楚大鼎这尊大鼎在抗战时期曾经被转移到重庆,因为实在紧急而且也实在扛不动400公斤以上所以就放到在地上滚,文物虽然保住了,但是却也伤痕累累。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月14日,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博物现为一两馆运行模式。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展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

  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 江淮撷珍欧豪年美术馆等专题。

  安徽博物现藏文物22万余件套,特色藏品包括商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

   潜山安徽龟化石

  1971年发现于安徽省潜山县,地质时代为古新世晚期。该标本为古生物学家叶祥奎教授1979年确立安徽龟属新属潜山安徽龟新种的正型标本,对于研究龟类的系统发生和地史分布,以及潜山盆地的古地理古气候,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白陶鬶,通高19厘米 口径8厘米 腹径42厘米,1960年安徽萧县花家寺遗址出土。泥质白陶。敞口,细长颈。扁带形鋬,三袋状足。腹部有锯齿形堆纹一,陶胎薄而细腻。花家寺遗址系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有陶鬲,石斧石奔石箭镞蚌镰骨针鹿角等遗物。属大汶口文化类型,该遗址被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鬶是花家寺遗址发现的较为精致的陶器。

   原始青瓷尊

  代原始青瓷尊,高17.3厘米 腹径13.4厘米,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西墓葬出土。高岭土胎,胎色灰白,与著名的祁门瓷土似。表里均施灰白色釉,有脱釉现象。器身刻划弦纹斜方格纹和波纹等。口沿和肩部堆附卷云纹。器形端庄,纹饰简朴。

   蚕形玉饰

  春秋蚕形玉饰,长6.3厘米 宽2.2厘米,1955年5月在寿县城西门蔡侯墓出土蔡玉质装饰品。形状弯曲似玉璜,两面花纹一样,通身刻带形纹7道,带纹上有6道是斜线纹,1道是人字形纹,表现出蚕的动态。头部以穿孔作为蚕的眼睛。人民很早就知道养蚕,并把蚕的形状雕刻在各种器物上,但用蚕做佩饰的却不多。

   兽首鼎

  春秋兽首鼎,高27厘米,口径20厘米,器作兽形,前端兽首突出,双角耸立,双目圆睁,附耳,垂腹,圜底,三蹄足。腹部饰一蟠虺纹。此式鼎为群舒代表性器物,地域特征明显。

   宜子孙钟形金饰

  汉 宜子孙钟形金饰,长2.3厘米,宽1.71厘米,厚0.55厘米,重1.8克。1955年在合肥市西郊乌龟墩砖石墓出土梯形钮的心穿一孔,部竖列宜子孙3篆书字,为汉代用的吉语。边饰连珠纹,子孙两字外侧饰对称的瓣叶纹。和汉草叶纹镜的瓣叶纹相似,系用极细的金丝和金珠,做成花朵,与花茎瓣叶联为一体,联缀盘筑而成。金饰光彩夺目,显示了汉代的高度工艺水。

   凤纹铜方鼎

  凤纹铜方鼎,高22.8厘米,1965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立耳,直腹,底,矮足。腹部四面纹饰相同,均为长冠垂尾的两只凤鸟,作隔棱脊相对。主纹突出,上下以粗细凸弦纹为栏,无地纹,简洁明快。短足作二箍节相叠,外圆内空,截面呈半环形。这种做法,亦属少见。这件器物融合了原和江南地区的青铜文化特色。

   兽面纹铜鬲

  商代兽面纹铜鬲,高23.2厘米 口径15.3厘米,1944年安徽省阜南县月牙河出土。兽面纹铜鬲,圆口外卷,直颈窄肩,分裆,锥形空足。口沿置对称的弓形耳,一耳与一足对应,应是沿袭商代早期的做法。颈饰变形夔纹。腹饰扉棱三道,与足对应。并以扉棱为轴,构成三组兽面纹。

   云纹铜五柱器

  西云纹铜五柱器,通高31厘米 柱高16.5厘米,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弈棋出土。器上竖五柱,等高,间距亦相同。方座空,四壁微鼓,委角。长方形扁脊的两侧和方座四壁,均饰双钩云纹。此种器形,不见于诸家著录,用途待考。

   唐三彩双系凤柄壶

  唐三彩双系凤柄壶,通高22.5厘米 腹径10.8厘米,1958年安徽省芜湖市出土,直口,伞状盖,盖上附乳钉纽龙形柄。球腹,圈足。肩上堆贴对称双系。颈饰凸弦纹,形同竹节。肩饰凹弦纹三道。口外壁堆贴模印的葡萄叶,腹部贴模印葡萄和鸟。造型庄重,装饰生动别致。胎色微黄,釉色美观雅致,是唐三彩不可多得的佳品。

   镂空双龙纹霞帔坠

  宋代镂空双龙纹霞帔坠,长7.7厘米,宽6.5厘米。霞帔坠为鸡心形,由两片金叶捶压合成,心微鼓,边缘较薄,边缘镌刻连珠纹和草叶纹,两面纹饰一样,均镂刻首尾相对的双龙纹,龙尾部上卷,坠顶端有一穿孔,用以穿系佩挂。此器采用了捶揲透雕焊接线刻压模等多种金银器加工技法。霞帔是宋代妇女礼服的重要装饰,为了使霞帔展的下垂,在其底部系以帔坠。这件霞帔坠整体造型玲珑剔透,精美别致,将实用与装饰的功能完美结合。

   金扣玛瑙碗

  北宋金扣玛瑙碗,高5.9厘米 口径13.2厘米 底径7.5厘米,1972年安徽省安县相官公社出土。口沿镶金边,深腹微鼓,底。此碗器壁较薄,于半透明朦胧地显露出自然纹理。口沿饰以金边,显得富丽雅致。宋代的官宦阶层和富裕之家,往往在瓷器和玉器的口沿上包镶金边,特别是碗盘奁等瓷器上的芒口,镶金施彩,甚为流行。这种锦上添花的包镶技术,更增加了器物的富丽和豪华。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元代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高6厘米 直径14.5厘米。此盒底部边缘有针刻张成造三字款。据记载,张成和杨茂都是元代著名的雕漆艺人。

  剔犀是指在漆胎上髹两种或三种颜色相间的漆层,每色均髹一定的厚度。由于各色漆层相间,雕刻处便露出不同的色层。经过磨光,即为成品。此盒漆层厚约百道,深刻底,斜面显露红黑线条。刀法圆润,刚劲有力。此盒漆质坚密,光可鉴。

  了解更多思迪SssD博物馆Vol.083 安徽省博物

  不请自,凌家滩玉鹰,楚大鼎。当然还有双墩刻府。

上一篇:【心得】会员[摘星6802]的交友信息 下一篇:【影响】神秘央企—保利